於1997年開始,北大特區,也就是橫跨樹林與三峽區的規劃區,即開始以區段徵收的方式開發,以大學城的方向規劃發展。而在2023的現在,北大特區已然是一個極為成熟的社區,人口約為4萬8千(以最小統計區計算),是台灣後續許多新住宅社區規劃的參考指標。
而由於北大是一個較早的開發區,其新建案與人口成長率已然大幅降低,以近五年為例,2018-2023年的五年成長僅為6.4%。然而在2005至2010的五年期間,這一比率高達3.1倍,整個北大人口總數從8千8人成長至3萬初。而涵蓋2/3個北大特區的三峽龍埔里也於2010年近一步拆分為三個里,分別為龍恩里、龍學里以及原先的龍埔里。其中三峽區的龍學里、樹林區的南園里,又因其囊括了北大特區以學勤路、學成路為發展重心的黃金地段,在過去的13年間保持高速成長。
從新建案的數量來看,近年來交易量也在近年大幅下降,從2019年的一千戶,至2022全年僅為275戶。在未來的發展上,隨著捷運建設的完工(2025),圍繞在麥仔園的都市開發計畫將會主導主要的發展重心。雖然目前因為地區性聲音也讓相關發展帶來阻力。城鄉局綜合規劃科科長張琬如也表示,將以住商機能為導向研擬都市計畫,針對既有的未登記工廠,將與經濟發展局合作,提出安置輔導計畫,在公告徵求意見後,也會進行現勘及訪查,了解廠家需求,日後將評估區內劃設產業專用區或工業區的可行性。
在交通上,對於北大特區的通勤族來說,公車是唯一選擇,然而也因為其人口龐大的特徵,幾乎到台北市的主要工作區都有直達公車。譬如到內科的跳蛙、到信義區的939、亦或是到南港的跳蛙。然而對於在桃園工作的通勤族來說,往桃園的路線就比較不方便了,最可靠的路線即是通過公車轉鶯歌火車。在捷運上,通車時間持續延後,目前預計會在2025通車,而圍繞在捷運站週邊的設施也開始招商。
在生活機能上,北大已屬於極為成熟的生態體系,學區上,北大有兩間國小(龍埔、桃子腳)、兩間國中(北大、桃子腳)、一間高中(北大)以及一間大學(北大)。然而因為學區人口過大,故此新住戶可能排不進去學區內的國中小,要往外延伸到北大特區之外的國中小就讀。而在道路規劃上,以學成、學勤、學府路劃界的區域中,都有非常完善的行人規劃,以及五個兒童公園,時常北大居民也會跑到臺北大學內運動,讓北大學生自嘲式的說院區被當成了後花園。
而這豐富的學區機能,也可以從統計中看到,以2017年的統計來看,北大是全台少數幼年人口比例不減反增的區段,佔比從2008年的22.04%成長至22.32%,相對於新北市同期從16.4%衰退至12.5%。而很明顯的,這一遠離喧鬧的規劃區,也吸引許多退休人士,比例從3.6%成長至9%,是台灣高年齡人口比例成長最快的住宅區之一。
在2023年的統計中,北大特區過去於2015至2021這七年間的人口成長率為 1.18%,2021年總共有47798 人設立戶籍於此。
47798 人
1.18 x
20265 戶
2.36 人
56.3 %
30.9 %
17.4 %
48.3 %
在2023年的統計中,北大特區以學齡人口估算,就讀幼稚園約為 2590 人、就讀小學人數約為 4672 人 、 就讀國中約為 1966人、就讀高中約為 1580 人,最後符合大學學齡人口數約為 1873 人。
2590 人
4672 人
1966 人
1580 人
在2022年的統計中,北大特區中,受過高等教育的人(也就是讀過大專、大學、碩士或博士)佔比總人口的比例為 68.2 %,同時,教育程度僅為國中或以下的比例為 8.9 %。
14.9 %
68.2 %
22.7 %
8.9 %
15340 人
22496 人
29.32 %
0.14 %
新北市
北大特區在設計之初,其實並沒有預想到人口會達到今天的規模,在2010年,北大特區的人口即超過了原先計劃人口的29,500人,而在2016年時,新北市政府新版的北大特區計畫(變更臺北大學社區特定細部計畫)上,將2026年的人口目標設定在52,000人。故此,北大特區即便有著許多公園、徒步區、遊戲區,整個區域也時常顯得擁擠。
197.7 公頃
24182 人/km²
1901 家
6.2 %
7.5 %
4.7 %
45.6 %
14.3 %
0.6 %
0.2 %
因為北大特區已然是成熟型住宅區,其學區、生活機能以及通勤完善程度等素,都讓其抗跌能力相較於許多新區來得更有保障。然而後續的成長幅度也基於其已然成熟,而非常有限,長期發展將不會與區域水平有太大的不同處。
513 筆
25446 坪
31.8 萬/坪
36.3 萬/坪
位於北大特區的大樓詳列於以下: